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 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
這段話至少包含了幾層意思:一是飲食要講究精細。即糧食舂得越細越好。魚肉切得越細越好。二是飲食要有利于健康。即食物的味道、顏色、氣味壞了,不能吃; 生熟不當,不能吃;街面小攤上不合適的酒肉,不能吃。喝酒因人而異,不限量,但也不能喝醉,喝醉有害身體。三是飲食要重視禮節。即不合時令的食物不能吃; 割不正,不得其醬的食物不能吃。祭肉要按時分完吃完,否則不能吃。飲食前祭祀要恭敬嚴肅。吃飯就寢要恭敬,不要多言語。由此可見。這段看似飲食細節的論 述。都有著很多的理性思考和文化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