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愚人節”,也就意味著一個人可以玩弄各種小把戲而不必承擔后果,叫一聲“愚人節玩笑”你的惡作劇就會被原諒。愚人節整人沒商量,美食也要“愚樂”起來嘛!看看下面哪些菜
“愚人節”,也就意味著一個人可以玩弄各種小把戲而不必承擔后果,叫一聲“愚人節玩笑”你的惡作劇就會被原諒。愚人節整人沒商量,美食也要“愚樂”起來嘛!看看下面哪些菜名曾經愚弄了你吧……
1、魚香肉絲——沒有魚的肉絲
魚香肉絲可能是人飯桌上較常見的菜了。可是很少有人對這道沒有魚肉的“魚香”菜提出過疑問,可是這常常難倒我們的友人,為什么人要把沒有魚的 菜叫做“魚香”肉絲呢?其實魚香肉絲只不過是用做魚常用的調料烹制而成的,廚師覺得這樣做出來的菜品具有魚的鮮美而已……
2、夫妻肺片——與人肺無關
這恐怕是較嚇人的菜名了,怎么人肺還能做成美食,那不成是魯迅小說中的“人血饅頭”?其實沒吃過夫妻肺片的人一度以為那是牛的肺做成的美食,其實不然,真正的夫妻肺片是牛雜精制而成的。
3、螞蟻上樹——不見螞蟻不見樹
這道菜其實就是較簡單的肉末炒粉絲,既無營養也不算太美味,但是制作簡單方便時很多忙碌家庭的。或許可以有個大膽的做法,就是真的用螞蟻來做這道菜, 因為經過研究發現,螞蟻中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對人的身體相當有益,現在很多菜里都會加入螞蟻制作價錢也不菲。既然如此為何不將這道菜品做成名副其實的 “螞蟻上樹”。
4、松鼠桂魚——只聽聲音不見影
其實松鼠桂魚說的不是菜中的菜品有松鼠而是聽聲,當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這“松”“便吱吱地”叫起來……
5、老婆餅——吃不出老婆來
老婆餅里吃不出老婆,因為一向都有好彩頭一說,在這桃花盛開的季節里吃著美味的老婆餅,說不定你就能交上“桃花運”呢!
6、炒蒼蠅頭——哪來的蒼蠅?
這個菜在臺灣非常流行,據說是每家餐館都有的保留菜肴,而被形象地稱為“蒼蠅頭”的實際上是干豆豉。做法超級簡單,吃起來咸香中帶點兒辣味兒,很下飯。
7、紅燒獅子頭
吶吶吶,咱們提倡保護動物,這里面可沒有真正的獅子頭哦!紅燒獅子頭是一道傳統的淮揚名菜,它還有一個非常吉利的名字叫四喜丸子,如此討喜的名字使得它可以經常出現在家里節日的餐桌上。
8、貓耳朵
貓耳朵是晉中,晉北等地區流行的一種風味面食。并非如名字所說用貓耳制成,只是因形似貓耳故名-貓耳朵。
9、東坡肉
軟糯咸鮮、瘦而不柴、肥而不膩,東坡肉并不是東坡先生本人滴肉,不會有人真的往這方面想吧,如果實在不會做,來一盤紅燒肉也可以解我們肉食動物的饞癮,當然也可以來上一盤“笨笨紅燒肉”哦。
10、賽螃蟹
賽螃蟹是以黃花魚為主料,配以雞蛋,加入各種調料,炒制成的菜肴,黃花魚肉雪白似蟹肉,雞蛋金黃如蟹黃。此菜魚蛋軟嫩滑爽味鮮賽蟹肉,不是螃蟹,勝似蟹味,故名“賽螃蟹”。沒有大閘蟹的日子里,也可以模擬一把螃蟹的味道。
11、驢打滾
“驢打滾”是用黃米夾餡卷成的長卷,因卷下鋪黃豆面,吃時將長卷滾上豆面,樣子頗似驢兒打滾,因此得名。
12、佛跳墻
一位秀才賦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意思是,此菜的香味太誘人了,就連“佛”聞到之后,都會啟動凡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