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麻辣燙是起源于四川小吃,又名串串香,是川渝地區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種飲食文化。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往往又稱它為小火鍋。大大小小的麻辣燙店、
麻辣燙是起源于四川小吃,又名串串香,是川渝地區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種飲食文化。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往往又稱它為小火鍋。大大小小的麻辣燙店、攤,遍及大街小巷,可謂是川渝地區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正宗川味麻辣燙的配方和做法。
麻辣燙的家庭做法
食材:麻辣燙底料150g、牛肉丸50g、包心魚丸50g、魚豆腐50g、面筋50g、腐竹50g、香菇50g、西蘭花50g、豆腐卷50g、火腿片50g、清水適量
做法:
1、取一包麻辣燙底料
2、用廚房剪將底料剪開
3、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中火將水做開
4、將麻辣燙的底料包倒入水中,用筷子將料包調勻
5、按照肉類—魚類—豆制品—蔬菜類的順序
6、將提前用竹簽串好的食材按順序放入鍋中
7、要先將肉類提前涮煮至八分熟時再放入下一種食材,最后放入蔬菜類
8、蓋鍋蓋燜煮30秒后即可關火
9、將涮好的食材盛出,盛取適量的紅油湯底即可食用。
在家自制麻辣燙
主料:香腸2袋、魚丸150克、魚豆腐100克、蟹肉棒100克、杏鮑菇100克、豬肝100克、鵪鶉蛋100克、胡蘿卜50克
輔料:食鹽適量、麻辣燙底料100克、芝麻醬2勺、涮羊肉調料1勺、姜20克、蔥20克、辣椒油1勺、濃湯寶1盒
步驟
1.按照主料和輔料準備各種食材,杏鮑菇、胡蘿卜清洗干凈,各種食材用竹簽子穿好。
2.多半鍋水加入鹽、蔥、姜片,濃湯寶和麻辣燙的底料,煮開。
3.先放入生的和冷凍的食材,中火煮5分鐘左右。
4.再放入熟的食材繼續煮2-3分鐘,讓食材入味。
5.把麻醬、涮羊肉調料、辣椒油加入少量溫水調成醬汁備用。
6.麻辣燙串熟后,刷上調好的調料,依據自己的口味加入孜然和辣椒面。
麻辣燙底料做法:
主料: 火鍋或麻辣燙底料
配料:
1、啤縣豆瓣1/3袋
2、干紅辣椒若干
3、花椒、大料、八角若干
4、蔥白段,姜片、蒜瓣、蔥花若干
5、高湯(沒有高湯可用開水代替,但味道稍差些些)
做法:
1、鍋加熱后先倒一小勺色拉油,輕晃使鍋大部分都吃到油,加熱1分鐘后再倒入色拉油3大勺,加熱。
2、油熱后改中火,加入豆瓣翻炒出香味,再依次倒入紅辣椒、花椒、大料、姜、蔥花、蒜、爆出香味,加切好的火鍋底料(塊狀的底料最好先切碎才容易炒)翻炒出味
3、加入高湯大半鍋,改大火煮開
4、加入蔥段、鹽、雞精,滴少許香油,大火煮開既可。
5、關火換鍋到電磁爐上,點火下菜開吃。
麻辣燙或火鍋底料的自制方法
按5公斤骨頭湯的比例:
1、四川《鵑城牌》郫縣豆瓣300克(這是最主要的原料),牛油200克,菜籽油100克
2、干紅辣椒150克(剪成約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
3、白糖3大勺;干姜(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蔥(兩寸半長的節)250克;副食品店出售的150克大料一袋(回香八角山奈等);鹽適量(視你購買的豆瓣咸度定,因有些廠家生產的豆瓣過咸);雞精一大勺
炒料火候很關鍵:
1、熱鍋下菜油,待菜油燒熟后再下牛油,牛油融化后(關火)將干辣椒和花椒略過油撈起待用
2、油鍋內下白糖開小火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注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蔥、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縣豆瓣腩出香味
3、開大火,將骨頭湯到入,加鹽(以湯料的咸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后投入過油的干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鐘后即可按自己的喜好燙食菜品了。
四川小火鍋做法
四川麻辣火鍋底料25克,老湯500克,米酒20克,白糖25克,味精5克,生抽100克,花椒25克,干辣椒50克,麻油少許。陳皮、八角、桂皮、草果、丁香各少許,姜5片,蒜6瓣,牛油250克。
【制作過程】
1、將牛油放入鑊中燒熱,投入花椒15克、干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后放入四川麻辣火鍋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
2、將其余材料同老湯放入鑊中煲滾,再煮上自己喜歡的食物用火鍋味碟佐食。
麻辣燙底料配方:牛油、郫縣豆瓣醬、千里香、桂皮、草果、排草、紅寇、白寇、香果、砂仁、白芷、丁香、孜然、八角、大茴香、小茴香、三萘、麻椒、辣椒、蓽撥、香葉、白胡椒、甘草、黃梔子、甘菘、豆豉、老姜、大蒜、醪糟、菜籽油、鹽、蔥、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