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在寒冷的冬季里,喝一碗養生湯既可以御寒保暖,有可以滋補健身。那么大雪節氣養生湯有哪些呢?
山藥豬骨湯
原料:豬脊骨500g、山藥1根、鹽適量、桂皮適量、生姜適量、香葉
在寒冷的冬季里,喝一碗養生湯既可以御寒保暖,有可以滋補健身。那么大雪節氣養生湯有哪些呢?
山藥豬骨湯
原料:豬脊骨500g、山藥1根、鹽適量、桂皮適量、生姜適量、香葉適量、嫩玉米適量、枸杞適量、精鹽適量。
做法:豬脊骨洗凈,用刀斬成小塊。把豬脊骨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砂鍋里添足水,放入豬脊骨、姜片、桂皮、香葉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燉制。嫩玉米切成小塊。砂鍋煮30分鐘后倒入嫩玉米塊,小火繼續燉制。山藥去皮,切滾刀塊。把山藥塊倒入砂鍋。灑入枸杞。調入適量精鹽,小火煮10分鐘即可。
功效:豬骨、山藥、玉米這幾種食材日常容易得到,把這幾種食材燉湯,湯汁清甜鮮美,營養滋補適合秋冬季食用。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并且對肺虛咳嗽、脾虛泄瀉、腎虛遺精、帶下及小便頻繁等癥,都有一定的療補作用。
山藥燉鴨
原料:鴨,山藥,紅棗,枸杞。,調料:蔥姜,八角,花椒,香葉,陳皮,黃酒,冰糖,鹽,胡椒粉。
做法:將鴨肉洗凈后切塊(所有皮和肥肉都去掉,這樣吃起來不油膩)。入冷水中煮開,關火撈出鴨肉,用冷水反復沖洗2-3次。鍋中加冷水,放入鴨肉,蔥段,姜片,八角,花椒,香葉,陳皮,黃酒。大火燒開后轉中小火燉50分鐘。加鹽調味,放2塊冰糖,山藥塊,紅棗和枸杞再燉10分鐘。出鍋加胡椒粉和蔥花即可。
功效:鴨肉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欲不振,發熱,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山藥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山藥與鴨同食,還能起到滋陰補肺的作用。
山藥枸杞雞湯
材料:懷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母雞半只(約500克),生姜3片,精鹽適量。
做法:母雞洗凈切塊,與懷山藥、枸杞子、生姜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5~2小時,調入精鹽即成。有養陰健脾、益腎補虛的功效。
蘿卜鯽魚湯
原料:鯽魚、白蘿卜、蔥、姜、花雕酒、鹽。
做法:鯽魚洗凈后瀝干,并用廚房紙巾擦干表面水分。蘿卜去皮切條;蔥打結;姜切片。鍋內熱油,爆香幾片姜片,加入鯽魚煎透,煎至兩面的魚肉變色。鍋內加入足量的水(冷水、開水均可),加入蔥和姜,大火煮開,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煮至酒氣消散。撇去浮沫后轉中火,保持一定的沸騰,加蓋燉煮至湯色發白(約30分鐘)。加入蘿卜條,繼續煮約10分鐘,加入少許鹽,略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滯,明目潤膚。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山藥羊肉湯
原料:山藥150克,羊肉200克,枸杞子20克,姜、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羊肉洗凈,切成塊,山藥去皮后也切塊;姜切成片,枸杞子泡發好;鍋中放入羊肉、山藥、姜片,再加入沒過食材的水,大火煮沸,轉小火慢燉至羊肉熟,加入枸杞,續燉至羊肉軟爛,加調料即成。
功效:適宜于體虛胃寒、四肢冰冷、慢性哮喘、貧血以及陽氣不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