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豆瓣醬是中國人自足以來使用的調(diào)料,它是由蠶豆(華南,西南等地用蠶豆,中原,華東地區(qū)多用黃豆)、曲子(一種用來發(fā)酵的菌)、鹽、做成的,放一點豆瓣醬,開胃健脾,去除食物膩味。
豆瓣醬是中國人自足以來使用的調(diào)料,它是由蠶豆(華南,西南等地用蠶豆,中原,華東地區(qū)多用黃豆)、曲子(一種用來發(fā)酵的菌)、鹽、做成的,放一點豆瓣醬,開胃健脾,去除食物膩味。中醫(yī)認為其有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濕,止血降壓,澀精止帶的功效。今天教你幾款豆瓣醬制成的食物做法,及科普豆瓣醬功效和挑選方法。
豆瓣醬用法:
1、豆瓣魚
將魚洗凈,在魚身兩面劃2刀;放點料酒與少許鹽,腌制約20分鐘。姜、蒜仁切末;蔥洗凈、切成蔥花。鍋內(nèi)放適量油燒熱,放入煎至兩面金黃,取出備用。另起鍋倒入少許油,爆香姜、蒜,放入辣豆瓣醬小火炒香,再加入水,放入糖、料酒、醬油,放入前煎好的魚,小火煮約10分鐘至湯汁燒干,盛出魚裝盤,鍋中剩余的湯汁以太白粉水勾薄芡,淋上香油,盛出淋在魚上,最后撒上蔥花即可。
2、麻辣豆腐
先將豆腐放入鍋中小煮一會兒,去豆腥味,然后切小塊備用。將蔥洗凈切成末,蒜切末,鍋內(nèi)放少許油,放入花椒小火慢炒,花椒變色后,撈出不要;放入豆瓣醬炒出香味,再放入豆腐翻炒均勻,加入一碗清水煮開,煮5分鐘左右,讓味道充分滲入豆腐塊中,放入雞精翻炒幾下;倒入水淀粉翻炒均勻,出鍋裝盤,撒入蔥花即可。
3、豆瓣茄條
將茄子洗凈切成條;雞蛋與干淀粉調(diào)成糊;泡辣椒剁成茸。炒鍋上火,將油燒至五成熱,將茄條逐一裹上蛋糊后放入油鍋,待茄條皮酥呈金黃色時,撈出濾干油待用。鍋內(nèi)放油,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放入蔥、姜、蒜末炒香,放入茄條,小碗放入少許水,放入雞精、醬油、糖、醋、鹽、水淀粉攪勻,將汁淋在茄條上翻炒幾下,出鍋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4、麻辣肉片
將瘦肉洗凈切薄片,放入淀粉、料酒、鹽和少量水將肉抓勻腌制一會兒,白菜洗凈,葉用手撕成大片,炒鍋內(nèi)倒入油,放入干辣椒段和花椒,炸至呈棕紅色,撈出待用,放入蔥段爆出香味,再放入白菜炒斷生,鋪在大碗內(nèi)待用。鍋內(nèi)再次放油燒熱,放入郫縣豆瓣和姜末炒香,直到炒出紅油,加入肉湯或水,燒沸,將肉片放入鍋中,用筷子撥散,待肉片煮至散開變色時,加入醬油、雞精、糖調(diào)味,將肉片和湯汁一起倒入鋪好白菜的大碗中。放上干蒜末、辣椒和花椒剁碎,撒在肉片上,鍋內(nèi)放入油,燒至9成熱然后將熱油均勻澆在肉片上即可。
5、豆瓣肉絲
將里脊切成絲,放入碗內(nèi),加雞精、淀粉、蛋白、生抽抓勻上漿,然后加入少許色拉油。蔥斜切成絲。炒鍋上火,加油,燒熟后將肉絲放入炒散,炒熟盛出,炒鍋上火放油,加入冰糖翻炒待其融化,加入豆瓣醬與甜面醬翻炒,當醬汁開始變粘時,將肉絲放入,不停地炒動,使甜面醬均勻地沾在肉絲上;出鍋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豆瓣醬食用禁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高血壓患者、腎病患者應(yīng)少食。G6PD缺乏者(俗稱蠶豆病)食用有可能引起溶血反應(yīng).
如何挑選豆瓣醬
好的豆瓣醬,紅油是鮮亮的棕紅色,劣質(zhì)的豆瓣醬顏色則要暗沉一些。另外,好的豆瓣醬看不出什么雜質(zhì),劣質(zhì)的豆瓣醬雜質(zhì)較多,氣味也沒那么醇厚
豆瓣醬功效:
一、藥理作用: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濕,止血降壓,澀精止帶的功效;主治中氣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壓,咯血,衄血,婦女帶下等病癥。可延緩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欲。同時它還含有大腦和神經(jīng)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磷脂,并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健腦作用,可增強記憶力。豆瓣醬是降低前列腺增生癥及腸癌發(fā)病率的食療佳品。
二、食療作用:開胃健脾、消食去膩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