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石鍋魚是湘菜特色風味的一道小吃,它的香料主要以姜、蒜、花椒、辣椒、豆瓣醬等來調味,今天我們把石鍋魚的香料配方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
石鍋魚是湘菜特色風味的一道小吃,它的香料主要以姜、蒜、花椒、辣椒、豆瓣醬等來調味,今天我們把石鍋魚的香料配方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
石鍋魚是用一塊大的花崗巖巖石鑿成有雙耳的石鍋,石鍋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鐵離子元素,具有防癌、防老祛皺、美食美器、潤膚等作用。用石鍋燉出的魚具有明目、養顏、健腦的作用。
而湖南石鍋魚最有名的算是東莞口口香石鍋魚了,它用26位中草藥配制,加上用大骨和老姜熬湯,同樣2小時,東莞石鍋魚配方不同,口味和作用大有不同。
湯底姜末15—20克,小米椒(微辣15克、中辣30克、大辣50克)、白醋10克、鹽2克、白糖2克、味精3克、雞精16克、骨粒香12克、美味湯寶8克、六骨粉4克、乳化硅油10克、大料油80克。
石鍋魚食材選料、工藝、湯料、火候、香料(幾十種中草藥粉料)等等每一項都非常重要,比如說石鍋魚的魚片刀法要求非常高,刀工好的師傅,切出來的魚片看上去有長又厚,分量特別多。魚片在入鍋前都必須用油瀝過一遍。這時魚片都卷起來,如果選用的魚不是鮮活的,那么魚片都是直直的。
大料油是制作石鍋魚主要的配料之一,這對石鍋魚的口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炒鍋置灶頭燒熱,下食用油20克,下姜蒜沫、小米椒略炒,在加入白糖,炒香至水汽蒸發,酸味揮發,加水1300克,下入鹽、白糖、味精、雞精、骨粒香、美味湯寶、六骨粉、乳化硅油,燒開后加入大料油、中藥粉,然后裝入石鍋中,這樣這湯料就完成了。
1、魚剖好洗凈,正面剞波浪花刀,反面剞小牡丹花刀,然后用調料腌漬一下。把蝦仁洗凈,上漿待用。將青豆等輔料分別用水焯熟。
2、將石鍋洗凈,石鍋要選上好的材質,然后將石鍋里放上少許水,開火,用文火預熱。切記是用文火。
3、將魚刨鱗后剖魚,然后洗凈。魚的種類不限,很多魚都可以做,花鰱或草魚都可以。要去刺,剩下的只有魚身是沒有魚刺的,將魚肉切成大又薄的一片片。接著將魚片放入調料盤中,攪上滿帝石鍋魚秘制的調料,拌勻。
4、紅炒石鍋魚底鍋菜。石鍋魚鍋底伴菜有黃豆牙、香菜,參與姜絲、蔥絲、青椒絲、紅椒絲等輔助材料一起炒。將預熱的石鍋里水倒掉,將底料和上調料:食用油、鹽、味精、黃酒、淀粉、上湯、蝦油鹵、生抽、白糖,一起放入石鍋里面,中火加熱。
5、起油鍋,將油燒成七成熱,放入魚頭。保持七成熱的油溫,將魚頭慢慢浸熟后撈出,魚身也按同樣的方法慢慢浸熟,然后放入石鍋黃豆芽底料上面。
6、鍋中留少許油,放入滿帝石鍋魚的密制的調料、勾薄芡,淋入明油,最后把芡汁澆在魚身上,姜絲、蔥絲、青紅椒絲等輔料圍放兩邊即可。
7、錦上添花(酒樓才用),--另起一口油鍋,放入蝦仁,劃熟后裝盤。將浸熟的魚也放入盤中。鍋中留少許油,放入上湯、鹽、味精、白糖、黃酒、蝦油鹵、生抽等調料,勾薄芡,淋入明油。最后把芡汁澆在魚身上,姜絲、蔥絲、青紅椒絲等輔料圍放兩邊,青豆放中間。
溫馨小貼士:
上湯多數都是要前夜熬的,材料采用雞架子和10幾種藥材,放在一起煮。
石鍋魚為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其制作方法很是獨特,用一塊大的花崗巖巖石鑿成有雙耳的石鍋, 將魚放在石鍋內烹煎,然后,再加上以辣椒為主的各式佐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補藥材,這樣,經過一番復雜的烹調工序的操作流程之后,一鍋“石鍋魚”誕生了。當用石鍋烹制的“石鍋魚”端上桌來時,一定會令你垂涎三尺。
湘菜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以“辣”為主,“石鍋魚”也不例外。石鍋內,煎得焦黃噴香的魚在引導你的唾液急劇分泌,那紅彤彤的辣椒,還有其它的富于營養的佐料,就這樣引發你旺盛的食欲,令人有“欲罷不能”之感。連那煎得酸酸的魚頭骨也不放過,這酒家很有經營思想,雖說菜是以“辣”為主,但會根據食客的需求,菜式上有“濃辣”、“淺辣”或“不辣”的口味,供食客挑選。
傳香閣桑拿飄香石鍋魚是以湘菜特色風味為主的一種特色小吃,它以品種多、口味全、物美價廉為特點,而石鍋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鐵離子元素。 具有明目、養顏、健腦的作用,經公司技術開發人員多年的精心配制,用獨特的配方、藥料精制而成,配方上乘而不貴,更以回味悠長,越吃越想吃而妙不可言,已被上百家石鍋魚酒樓所采用,享有“揚子江中水,石頭鍋中魚”的美譽,現已風靡于二十多個省、市,堪稱古今一絕。 石鍋魚的經營: 口味主要經營:麻辣、香辣和五香。經營方式:先吃后涮,先把魚吃完,再涮菜,如:青菜,豆制品和丸子之類。特色:不油膩、不上火、口感醇和、清香四溢,十分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