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歷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
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
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
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
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
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
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
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
以作點染。
臘八節因臘日而來,是農歷臘月較重大的節日,日期為臘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據說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較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蒜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