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夏秋逐步交替,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也即將來臨。中秋節,祭月賞月拜月,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賞月之余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等習俗早已成為我國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酌中志》說:“八
夏秋逐步交替,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也即將來臨。中秋節,祭月賞月拜月,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賞月之余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等習俗早已成為我國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
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于干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征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制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
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當前市場上,月餅的制作,基本可以分為制皮、制餡、包餡、成型、烘烤等幾大(工藝)步驟。根據中國本土月餅和中西方飲食文化結合產生的新式月餅,月餅又可分為“傳統月餅”和“非傳統月餅”兩大類。傳統月餅又是按產地、銷量和特色被分成四大主要派別:廣式月餅、京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潮式月餅。相較于傳統月餅來說,非傳統月餅在外形上則更熱衷新意,追求新穎獨特,同時在口感上不斷創新,相對傳統月餅一成不變的味道,非傳統月餅在口感上更加香醇、也更美味,同時也更符合現代人對美食與時俱進的追求。
一般來說,除一些“別有用心者”外,我們常見的月餅內餡多是采用植物性原料種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蓮蓉、紅小豆、棗泥等,其對于人體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些裨益。當然,由于月餅本身含油、糖量較多,一些月餅還還有較高膽固醇,總體屬于高熱量食品,故而像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建議不宜多吃,或盡量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