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面包烘烤一般放在從上面數下來第二層,溫度調整到180度,大約需要15-20分鐘左右,視面包的大小而定,總之烤的時候要時刻觀察就不容易烤焦。
面包烘烤一般放在從上面數下來第二層,溫度調整到180度,大約需要15-20分鐘左右,視面包的大小而定,總之烤的時候要時刻觀察就不容易烤焦。
看很多人都說放倒數第二層,但我試過好幾次,烤出來底部很過火,也不好吃。下面把經常用到一些面包烘烤的溫度和時間表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
一般烘烤面包的溫度與時間參考表:
面團重量 | 軟質面包 | 松質面包 | ||
一般甜面包 | 丹麥面包 | |||
溫度 | 時間 | 溫度 | 時間 | |
30 公克 | 上火200 ℃ | 約6分鐘 | 上火170 ℃ | 約8分鐘 |
下火170 ℃ | 下火150 ℃ | |||
60 公克 | 上火180 ℃ | 約10分鐘 | 上火180 ℃ | 約10分鐘 |
下火160 ℃ | 下火150 ℃ | |||
150 公克 | 上火170 ℃ | 約13分鐘 | 上火170 ℃ | 約15分鐘 |
下火150 ℃ | 下火150 ℃ | |||
30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18分鐘 | 上火170 ℃ | 約20分鐘 |
下火140 ℃ | 下火150 ℃ | |||
60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24分鐘 | 上火170 ℃ | 約28分鐘 |
下火140 ℃ | 下火150 ℃ | |||
100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30分鐘 | 上火170 ℃ | 約35分鐘 |
下火140 ℃ | 下火150 ℃ |
面團重量 | 硬質面包 | 脆皮面包 | ||
菲律賓面包 | 法國面包 | |||
溫度 | 時間 | 溫度 | 時間 | |
3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10分鐘 | 上火220 ℃ | 約20分鐘 |
下火150 ℃ | 下火220 ℃ | |||
6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14分鐘 | 上火220 ℃ | 約25分鐘 |
下火150 ℃ | 下火220 ℃ | |||
15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18分鐘 | 上火220 ℃ | 約28分鐘 |
下火150 ℃ | 下火220 ℃ | |||
30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24分鐘 | 上火220 ℃ | 約32分鐘 |
下火150 ℃ | 下火220 ℃ | |||
60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32分鐘 | 上火220 ℃ | 約38分鐘 |
下火150 ℃ | 下火220 ℃ | |||
1000 公克 | 上火160 ℃ | 約42分鐘 | 上火220 ℃ | 約46分鐘 |
下火150 ℃ | 下火220 ℃ |
面包外表不烤出金黃色澤的缺點:
1、面包的香味是由進爐后約十五分鐘時,面團內蛋白質與糖受熱而發生的化學變化,產生了金黃顏色,這種由糖份而轉成的顏色薰染了面包的內部和外表,發出了一種特有的焦香味道,如果面包缺乏金黃的色澤,也就缺乏焦香味道那么聞起來祗有面團發酵所產生的生面團的味道,難以令人接受。
2、多數外表白色的面包并沒有完全烤熟,面包內部切開后顏色陰暗而無光澤,顆粒粗糙,尤其吃進口里有粘牙的感覺。
3、無焦黃顏色的面包,兩側過份的柔軟,無法承受整個面包的重量,出爐冷卻后多數兩側會向內凹進。
4、在夏天或雨季容易生霉,因為面包內部并未全郭熟透,易滋細菌。
“烘烤面包的火力應下火較大,而上火較小,使進爐后的生面團充分利用進爐前十分鐘發生最大的膨脹力,如果進爐時上火大的話,則熾熱的上火會便膨脹中的面團很快地結成一層干皮,抑制了面團的繼續膨脹。但重量較小和烤焙時合較短的面包應該采用上火大,而下火小,以使表皮迅速產生顏色,免得烘焙過久而影響品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