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昨日(臘月二十四)已逝,小年過完之后的神州大地上年味兒已是越發濃厚。那麼,對于我國的春節民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后,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于是各家各戶就吃豆
昨日(臘月二十四)已逝,小年過完之后的神州大地上年味兒已是越發濃厚。那麼,對于我國的春節民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后,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于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在各地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
臘月二十七,洗澡洗衣除晦氣。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此外,因這一天為除夕前一日,其也被稱為“小除夕”)。
臘月三十,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較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