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現在已經是春天啦,除了春暖花開,春光明媚等形容好春光的詞語,春季的到來還意味著,我們有更多蔬菜可以選擇了,那么春天有哪些應季蔬菜呢?
春筍
“立春”后出土的毛竹筍稱春
現在已經是春天啦,除了春暖花開,春光明媚等形容好春光的詞語,春季的到來還意味著,我們有更多蔬菜可以選擇了,那么春天有哪些應季蔬菜呢?
春筍
“立春”后出土的毛竹筍稱春筍。春筍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甚至有“菜王”之稱。春筍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與植物蛋白,脂肪等營養素,春筍的保健功效也不少。中醫認為,春筍春筍味甘、微寒,無毒,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適用于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癥。春筍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春季食用春筍有益于腸道健康,對于春節期間大魚大肉的人來說,多食用春筍能幫助排便,預防便秘,幫助瘦身。
香椿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香椿在谷雨前后采食,綠葉紅邊,香氣濃郁,風味獨特,誘人食欲,營養豐富,并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故而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說法。香椿的營養價值高于一般蔬菜,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脂肪外,還有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維生素E、胡蘿卜素及微量元素鈣、鉀、磷、鈉、硒、錳等。香椿性溫,味苦,有清熱利濕、開胃健脾、祛風保肝、舒筋補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對預防慢性疾病、食欲不振、蛔蟲病、泄瀉痢疾等有輔助療效,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立春節氣食用香椿炒雞蛋也是我國部分地區的一種習俗了。
萵筍
萵筍學名萵苣,又名金萵菜、千金菜等,一般于10月至翌年1月播種,11月至翌年3月上旬定植,3—5月收獲。中醫認為,萵筍性涼味甘苦,能排毒利五臟、清熱利尿、鎮靜安眠、白齒明目,對小便不利、高血壓、高血脂、產后缺乳等癥有輔助療效。萵筍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且熱量很低,是非常有益的蔬菜之一。
芹菜
芹菜的一般保護地內栽培多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播種育苗,9~11月定植在改良陽畦或日光溫室,1月~3月收獲。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碳水化合物、芹菜堿、甘露醇、芳香揮發油以及微量元素鈣、鐵、磷等營養素,有止咳利尿、平肝降壓、清腸通便、清熱涼血、除煩安神、提神醒腦的功效。
卷心菜
卷心菜學名結球甘藍,在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生卷心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葉酸和鉀,烹制后的卷心菜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和葉酸。
菠菜
菠菜又名鸚鵡菜,素有“營養模范生”之稱,菠菜富含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中醫認為菠菜有益于養血,止血,斂陰,潤燥。治衄血,便血,壞血病,消渴引飲,大便澀滯。
韭菜
立春節氣時收割春韭氣味濃郁,味道獨特,俗話說:“一月蔥,二月韭”,指的就是農歷二月的韭菜是最佳的食用時間。韭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微量元素,韭菜的熱量比較低,膳食纖維豐富,所以韭菜的營養豐富。
雞毛菜
雞毛菜是綠葉蔬菜,小白菜的幼苗的俗稱,雖然是一年四季供應,但是春夏兩季最多,而春季的雞毛菜口感極佳。雞毛菜富含抗過敏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族、鉀、硒等,春季容易過敏的人群食用雞毛菜十分有益。雞毛菜有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癌癥危險性,并能通腸利胃,促進腸管蠕動,保持大便通暢。還能健脾利尿,促進吸收,而且有助于蕁麻疹的消退。
薺菜
薺菜地方上叫香薺,薺菜也是是野菜中的珍品之一。“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是宋代愛國詩人辛棄疾詠薺菜的名句,道出了薺菜這一野生之蔬,是先春而萌,返青最早的報春菜。薺菜是以嫩莖葉作蔬菜食用,味道清香口感鮮美。薺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對白內障和夜盲癥等眼疾有一定治療作用。薺菜可使胃腸道清潔,還可以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同時降低血糖。薺菜含有乙酰膽堿,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還有降血壓的作用。薺菜所含的登皮甙能夠消炎抗菌,有增強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還能抗病毒,對糖尿病性白內障病人也有療效。薺菜中胡蘿卜素含量較高,所含的維生素C也能阻斷亞硝胺在腸道內形成,可減少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
春季的應季蔬菜還有許多,這里就不一一贅述啦,經過春節的大魚大肉,你是不是也有“胖三斤”的困擾呢,春光明媚的時候不妨多吃些蔬菜,調理腸道,休養生息的同時,還能幫助改善便秘,預防痔瘡,這個春天多吃些蔬菜吧。